一旦你以輸出為目的去接收資訊,你就會發現閱讀書籍會比其他形式接收到的知識,來得更全面,因為文字更加結構化,能夠充分展現事物之間的邏輯架構。而『亮點不斷』聯想法就是一種提煉書中亮點,將它化為己用的輸出學習方式。一共有5個步驟,完成後立馬激活大腦思考與邏輯能力。

但在執行這個方法前,你必須先弄清楚大腦的運作模式,人類在思考問題時會採用2種思考模式,專注模式與發散模式。


專注模式是當你全神貫注的去思考大腦所運用的學習模式,相反的發散模式則是讓思維自由地在腦中漫遊的學習模式。


據說發明家愛迪生跟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也曾利用發散式學習來激發靈感。畫家達利喜歡在經過一連串的工作後手握著一串鑰匙坐在椅子上思考,當他感覺到昏沉想睡時,鑰匙就會從他手中掉落從而把他喚醒。這時他會把剛剛在迷糊間產生的靈感給記錄下來。


那要如何啟動發散模式?


先決條件是:

  1. 讓大腦經歷一次專注模式,也就是說你至少得動腦子思考過一次問題。
  2. 接著再安排一段時間不去思考相關問題。
  3. 這樣才能把問題輸入腦子裡,讓大腦根據剛學過的知識進行發散思考。


由此可見,少了刻意輸入是無法達到輸出最理想的效果。唯有保持3:7的輸入與輸出黃金時間比例,亮點才會不斷產生。

搞懂了大腦的運作模式,我將在這裡教會你亮點不斷的最後一招:

萬能框架


以下是我個人的寫作範例,供你參考:


寫作範例

我想讀《深度數位大掃除》,因為我發現社交媒體是一個很大的分心源頭,原本只是想在手機上獲取一些資訊,但隨手一劃,1、2小時就沒了。(觀點)我不想再浪費時間,卻無法產生任何實際價值。直到我看見了書中的這句話,『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人性既脆弱又堅強』。


其實我們並沒有主動要求這種令人無法自拔的數位世界,我們似乎是不小心跌進去的。誠如哈瑞斯、帕克、柏爾曼、奧特等揭弊者或研究人員所揭露的現實所示,很多情況下,這些科技是特地為了引發這種上癮行為而設計。(案例)在這種情況下,非用不可的強迫行為並不是用戶性格有缺陷的結果,而是因為業者正在實踐一套獲利豐厚的商業計畫。


我們很難與大公司的精英們抗衡,所以必須執行深度數位大掃除,成為一名數位極簡主義者。(總結)數位極簡主義的基本主旨是,新科技只要小心謹慎地使用,就會創造出比完全不用或盲目使用時更好的生活。


如果你是每次都喊『忙,沒時間』,卻焦慮劃手機的人或者是經常抱怨『為了工作,沒了生活』的打工族,這本書可以幫助你依據自己的價值觀,限制性地使用,甚至是不用數位裝置,來重新掌握我們的生活自主權。

從以上的筆記中,你可以發現我用了一些連接詞,像是『因為、直到我看見了書中的這句話、其實、如果你是』來串接筆記中的重點,再透過重新排列組合的方式來輸出一篇簡單易懂的筆記內容。

現在你已經知道擁有輸出能力的重要性,也知道最高招的閱讀輸出原理,透過不斷的刻意輸出,就能令大腦自動串聯學習內容與過往儲存信息之間的聯繫,產生源源不絕的靈感,聽起來很棒吧!

但我必須先坦白一件重要的事,如果我們沒有在實行閱讀輸出前先了解這個道理,可能會讓你之前付出的努力,前功盡棄。

如果你想知道這個道理來更有效率地輸出,甚至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話,我將在下一頁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