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想學太多,但時間卻太少?

看到別人彈鋼琴好帥,就想著要學一下;看到別人可以說多國語言,就想自己還得精通語言才行;再看到魔術師變魔術,感覺很神奇,就又想學魔術了...

每次想學的技能很多,但常常會因為時間成本的關係,而受到限制。那怎樣才能快速一項新技能呢?

1萬小時定律


任何人只要能練習1萬小時,不斷精進某項技能,都能成為該領域的專家。那麼問題來了,一萬小時到底是多久?假設你每天練習3小時,1年後就是1095小時,那你大概需要10年才能精通一項技能。

可是為了學會某項技能而耗費這麼長的時間,真的值得嗎?聽到這裡,或許你已經升起了放棄的念頭。在你決定要放棄以前,我請你想一下,你真的想要成為世界頂尖的大師嗎?還是你只是希望達到可以在一般人面前展現、在工作中能用就好的目的。

如果你是屬於後者,那麼我推薦你去看看 《關鍵20小時,快速學會任何技能》這本書。作者考夫曼是一位著名的快速學習專家,他通過親身學習的案例,向我們揭開了他『20小時』內學會任何技能的秘訣。


1. 選擇方向


『選擇比努力重要』,大家肯定都聽說過。但該如何選擇才能保證學習效率呢?


書中作者建議我們以興趣為導向,優先選擇學習自己最感興趣的事。可是...


感興趣的事也會隨之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改變,我們必須為它們設定優先次序。


以我為例,雖然我喜歡唱歌,也想掌握唱高低音的技巧,成為可以在朋友面前表演的麥霸。但說實話...


我平時就不常與朋友聚會,加上我的朋友根本就不多,也就沒有多少動力去練習。


不過,我一直有個願望,那就是我希望有一天可以把我單位時間的價值提高,使得我的生活可以更加自由。


當然我也一直在執行這個目標,網絡創業就是其中一個提升單位時間價值的策略。


那麼,我會選擇先學習唱歌,還是先學習如何在網絡上賺錢呢?


答案顯而易見,目前我比較在意網絡賺錢這件事,為此我還去學習了如何架設網站、如何寫文案以及如何開辦線上課程。

唱歌並不是說沒興趣,而是現在也用不上,還可以再擱置一段時間再學習。



2. 集中精力


什麼都想學一點,是每個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


假設你每天有2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又把這兩個小時平均分配到20個不同的技能上,我想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


每個技能都學不好。


因為根本都沒有得到充分的練習。


大家可以把它想像成骨牌遊戲,當我們推倒了第一張骨牌後,就會形成連鎖反應,推倒後續幾百,甚至幾千張骨牌。


只要持續在同一件事上鑽研,即使我們處於初學階段,也能慢慢累積這股動力,最終習得任何技能。



3. 制定目標


這幾乎是做任何事情,都少不了的步驟。學習一門技能也是如此,你必須清楚學完這門技能後,要讓自己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如果只是玩玩而已,沒有任何要求,那麼單純的享受學習過程就好。但是如果從一開始你就想達到一定的技術水準,那你必須先完成這門技能的最低要求。一旦實現了最初目標,再繼續努力,朝新的目標邁進。


但切記把控好制定目標的力度,如果過於輕鬆,那就證明了你把目標設太低了,這樣有礙於你的最終成果,這時應適當增加點難度,相反的如果目標設太高,則會大大降低你去完成任務的動力。



4. 分解技能


當定下想學習的技能後,就可以開始把這項技能所需要的所有任務細節都列出來,並簡化成幾個可立即執行的步驟。


你可以使用『SMART原則』去拆解習得技能所需的步驟,比如:


學習健身,你必須選擇合適的健身房和教練,然後按照你的最終目標,反推你每週需要的鍛煉量,以及飲食計劃。如果先努力把最重要的步驟一一分解,你就不至於迷失方向。


5. 獲取工具


大部分技能的學習都離不開必要的工具。想打羽毛球,沒球拍怎麼打? 想炒菜,沒廚具怎麼炒?


在決定全身心投入學習一門技能之前,一定要想盡辦法弄清楚一些關鍵問題。比如:


學習這門技能需要什麼樣的條件?要使用什麼樣的學習用具?到哪裡去找這些學習用具?負擔得起學習費用嗎?


建議剛開始時,準備符合最低標準的工具就好,日後隨著技能的提升,慢慢升級工具。



6. 掃除障礙


某些不可控因素可能會對我們的訓練過程造成阻礙,進而對技能的學習成果產生干擾。比如:


訓練工具不知道放哪裡去了,突然來了個電話,又或者突然收到的一封電子郵件....然後還禍不單行,偏偏今天自己情緒還不好。


以上每一個因素都會使訓練難以開展,技能習得的速度也會隨之降低。我們必須聰明地利用意志力去解決問題,去改變我們面對的不利因素,從而掃除訓練中的障礙。


7. 騰出時間


在學習一項新技能時,我們常常會拖延或逃避,這是因為人類大腦會傾向於去做那些簡單輕鬆的事。


最常見的藉口就是「我很忙,等我有時間再做。」而實際上,我們說這話的時候,正在劃手機或者打遊戲。


等時間是永遠也等不來的,為了學習新技能,最佳方法是篩選出低效時間,將之淘汰。


可以準備一個筆記本,試著把一連幾天的時間安排做一個簡單的記錄。


如果淘汰掉低效時間的話,就能擁有更多時間用於習得技能。因為如果每天花在其他事情的時間越多,用於技能習得的時間就越少。


8. 及時反饋


『及時』反饋是最好的反饋。以電腦編程為例,當『及時』對所編寫的程序做出修改時,一陣子後,電腦就告訴你程序能否順利運行。如果程序還是無法運行,你可以繼續修改程序,再試著運行。


反复的測試並作出調整就可以很大程度降低當機的機率。在技能練習過程中,獲取快速反饋的途徑越多,技能習得的速度就越快


9. 計時訓練


初學一門新技能時,往往對自己太自信,一上來就設定每週閱讀3本書的目標。


而現實是,往往看了幾頁就拿起了手機,再也沒放下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分段計時練習。


你可以使用手機的計時器,設置好20分鐘,準備開始學習。


一旦計時開始,中途一定不能停下來。持續的時間越長,技能習得就越快。每天騰出時間做3~5次這樣的分段計時訓練,短時間內就會看到明顯進步。


10. 數量與速度


必要的訓練量和訓練速度才是制勝的法寶。


只有練得多,練得快,才能知道自己具體在哪些方面有缺陷,然後再去逐一攻破好了。剛開始學習新技能時,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每天進步一小點就好,不必太過介意是否完美。


結論

書中強調的『20小時』練習其實只是讓你能夠達到『學會』的程度,而要想學好一項技能還是需要時間的累積。

1萬小時定律還是有它一定的道理。

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想掌握某項技能,使其為自己所用,而非試圖成為該項技能的世界級大師,所以快速學習是可以實現的!

5個課程單元幫助你

透過符合內向者習性的閱讀模式,實現每日進步,加快成長的速度。


標記

無標記


最新文章

留言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