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職業生涯中,最好的工作模式是靠單一專業獲得了競爭優勢,工作年限越長,收入自然也會越高。然而,數位時代的到來,這種工作模式已不再適用!一旦自己所處的行業出現了一些變動,我們就很可能會失去謀生的手段。今天分享的這本書是《知識複利》,教會我們如何避免自己跌入單一工作收入的陷阱。看完這本書,你將學會如何發揮既有知識的價值,塑造個人品牌,進而創建屬於自己的變現模式。

這本書的作者是誰?



這本書共有兩位作者,一位是全台最大職涯社群『職涯實驗室』的創辦人何則文,長期研究個人品牌的話題,同時也是七本暢銷書的作家、另一位則是擅長於知識產品的打造,曾協助近百位專家職人,建立超過五百項知識產品的高永祺。關於知識變現、時間複利,我們都聽過不少,但什麼是知識複利呢?

什麼是知識複利?



『知識複利』的概念是要讓我們所學的專業知識發揮多重的用途。書中將大腦比喻成一顆檸檬樹,而我們每日持續遭遇困難與挑戰的過程,就像是這一棵檸檬樹吸收了養分,開始誕生一顆顆的檸檬果實。我們必須巧妙地將這些檸檬果實轉換為可銷售產品,避免放太久而爛掉,而這個過程被稱為『知識產品化』。作者表示每個人在把知識產品化前都會經歷以下2個『知識複利』的階段:


1. 品質型知識複利


在這個階段,你必須時時注意行業的最新趨勢,學習並用於強化原有的知識,讓它成為你隨時可用的專業能力,以便於你進入第二階段。如果你正處於職場當中,那你就應該經營好自己的職場個人品牌,讓別人一提到某個指定領域就聯想到你。你必須竭盡所能的用你的專業能力去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在你的圈子中建立起好名聲。在每次實際解決的問題中,你會吸取到經驗作為下一次工作的改良,不斷進步,同時專業能力也獲得提升。


2. 價值型知識複利


在這個階段, 你必須琢磨如何建立與應用自己的知識產品組合,實踐讓報酬對得起才華與讓專業被世人看見,這兩個目標。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夠一源多用、一本多利。藉由知識複利將個人獨特的經驗知識轉換為各種知識產品,再向外傳播給潛在的目標客戶來獲取他們的信任,進而產生多次購買。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知識的傳播變得更加便利。如果你只把知識存在自己的腦袋裡或者只是在自己的生活圈中分享,而從來沒有發表在網路上、從來沒有公開分享出來,你將無法享受到知識複利在網絡時代所帶來倍增式成長。那要如何經營好一個線上個人品牌呢?作者們認為是把目標放在成為專家型KOL上,而非追求曝光度與流量,不要把自己的價值建構在他人的認同上,而是能帶來多少正面影響與改變。


知識型個人品牌兩大方向


對於知識型個人品牌可以從哪一類知識產品切入,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兩大建議,分別為『從內容出發,撰寫文章』以及『從教育出發,舉辦實戰工作坊』


1. 從內容出發,撰寫文章

在這個階段,你必須時時注意行業的最新趨勢,學習並用於強化原有的知識,讓它成為你隨時可用的專業能力,以便於你進入第二階段。如果你正處於職場當中,那你就應該經營好自己的職場個人品牌,讓別人一提到到某個指定領域,就聯想到你。你必須竭盡所能的用你的專業能力去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在你的圈子中建立起好名聲。在每次實際解決的問題中,你會吸取到經驗作為下一次工作的改良,不斷進步,同時專業能力也獲得提升。


2. 從教育出發,舉辦實戰工作坊

工作坊不同於單純的授課,是融合了方法論與教學,以針對問題的實際操作方式,將知識傳遞給客戶。


它擁有四個面向的高度延伸性:向上可以延伸為系列教學文章的『內容』;向下可以強化『服務』的深度;往前可以『直接販售』工作坊進行金錢貨幣的變現;往後可以將低價工作坊做為『口碑行銷』來進行社交貨幣的變現。不論是哪一種切入或組合方式,都必須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把一個知識源頭,擴大應用出多種延伸的知識產品,進而將一次的成本,多次變現獲利


知識型個人品牌經營的4階段



兩位作者根據自身的觀察與經驗,將個人品牌經營與內容創作劃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啟動預備期』『內容營運期』『影響擴張期』『價值轉換期』

1

啟動預備期

在這個階段,你要學會運用『產品思維』來思考自身定位、市場規模與目標受眾,藉由『數據思維』來輔助驗證。比如,我能為受眾以內容創作帶來甚麼樣的解決方案?以及延伸出的各種議題,像是為什麼要這麼做?哪些人會有這樣的問題?接著描繪自己提供的解決方案能為受眾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與改變。這都是在真正開始內容創作前需要思考的。

2

內容營運期

當你開始內容創作後,你就必須分析內容該採用哪種形式來呈現,是用文章、音頻還是影片?接著定義好產出的時間規律,找出一個可以長期維持的更新頻率,比方說:每周一到兩次。

3

影響擴張期

當你在網絡上累積了一定數量的知識內容,接下來就是要透過各種行銷方式來擴張自己的影響力。你可以根據是否受該領域的知名人物所關注、或是該領域夥伴和單位的邀請合作,以及內容產出是否被轉載,做為影響力提升的參考指標。

4

價值轉換期

當你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你就必須思考如何將流量與影響力轉換成實際的價值,包括直接變現、協同行銷、知識產品化,這三種方式。其中『知識產品化』是兩位作者最推薦的價值轉換方式,其次是協同行銷,也就是承接相關領域的業配,像是書籍掛名、課程推薦文等。

3種知識產品化的變現方式



以上4個階段說明了如何以商業思維來經營你的內容創作。『知識產品化』是兩位作者最推薦的變現方式,也是實現『知識複利』的關鍵。書中提出了3種可行的知識產品化方式:分別為諮詢服務教育培訓以及數位內容

1

諮詢服務

諮詢服務屬於高客製化的知識產品,像是職涯顧問、企業教練等。延伸成本最低、但耗時且費用也相對最高,一次能服務的量體也最小。

2

教育培訓

教育培訓就包括課程、工作坊與知識引導工具。相對於服務沒那麼客製化,又能保有與用戶互動的流程,可以視為規模化的服務。

3

數位內容

數位內容可以是文章、影像或音頻的知識產品。延伸成本最高,但擁有服務量體無上限的優勢。

這三種類型的知識產品是可以組合應用的。比方說,透過流程性的課程或工具為核心,引導客戶進行客製化專案的處理,就屬於教育與服務的組合應用;如果將流程性的課程或工具,搭配或轉化為固定性的知識產品,則是屬於教育與內容的組合應用,像是線上課程、職涯卡牌等。

當今的時代,使用者付費的意識逐漸萌生,這有賴於訂閱經濟的興起以及各種付費影音平台。知識數位產品的獲利空間也逐漸提高。


多試錯才是成長的關鍵


就如書中所說的,『別人無法告訴你人生的答案,所有的方法與技巧只能提高你的辦事效率,並不能讓你更加了解自己』。唯有自己親身實踐,從做中學,你才能領悟出你的人生答案。

知識複利也是一樣的道理,網絡就像知識放大器,如果你都不願意公開分享自己的專業知識,將你的才華呈現在眾人面前,又怎樣能確定別人不需要你的幫助呢?你可能會覺得自己的能力一般,沒資格教育別人?但是,只要你比別人在這個技能上更好,哪怕是好一點點,你就有辦法去教別人。

本書作者之一的何則文,七、八年前就開始在臉書上寫作,都是在談自己有興趣的國際政經局勢,並沒多少人感興趣。於是,他進一步投稿到各大媒體專欄,然而也沒有獲得曝光。但他沒有因為沒有流量而放下這個領域的興趣,繼續憑著興趣書寫。後來他以個人在越南的親身經歷,寫出了一篇分析台商跟韓商在越南戰略布局的差異文章,引起了許多媒體的轉載,也有許多業內人士分享,累積數十萬點閱,才讓他有機會出版第一本書。


結論

看完了這本書,我認為作者們想要轉達的關鍵訊息是讓我們,在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的同時,以數位工具的便利性去展示專業特長,最大化自己有限的資源,讓更多人看見、體驗到你的專業幫助。當別人透過網絡認識到了你,與你產生連結與信任感,就會更願意為你的專業服務付費。書中稱這種靠信任變現的方式為『信任資產』。透過塑造獨有的個人品牌,累積信任資產,實現知識複利。

八堂免費課程幫助你

發掘內向者的閱讀優勢,讓知識為你所用、達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 內向者如何透過閱讀提升自己的知識量並且在現實世界中變得更有效率,抓住人生中的各種機會。(職場升遷、創業合作、生活自由)
  • 透過內向專屬的思考法,幫助你創造源源不絕的idea,並將其用於提升自我價值,貢獻社會,找到真正的自信與成就感。
  • 內向者如何展現內在亮點,在了解自我優勢之後,便能夠在沒有資源的情況下達到有資源的加成效果。
  • 我如何透過一個簡單的心法轉念,在一個星期內達成過去一年都沒有達到的成就。

標記

無標記


最新文章

留言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